贵港讯 3月13日,记者走进桂平市南木镇群合村,抬眼望去,藤蔓交错、郁郁葱葱,覆盖在土地上的塑料薄膜犹如波浪向前延伸,10多名村民分散在连片的田地间,或采挖淮山,或揭开薄膜,或覆土施肥,或剪枝,忙得不亦乐乎。
“这里原来有50亩是撂荒地,为充分盘活好这片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推进荒地变良田,我们去年底就积极动员、物色有意愿复耕复种的村民和种植户,最终联系到种植大户凌征广,在此种植南瓜和淮山。”南木镇群合村党支部书记朱庭锋介绍,除了盘活这50亩撂荒地,附近250亩耕地也被凌征广家庭农场承包,种上了70亩淮山、230亩南瓜,共吸纳附近50多名村民参与务工。其中,年前种下的贝贝南瓜、板栗南瓜预计4月底上市。
群合村撂荒地复耕复种是桂平市推进撂荒地整治的一个缩影。在南木镇珠盏村,480亩撂荒地变成了甜蜜田,种上了甘蔗;大洋镇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3236亩,其中优质稻、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共2200亩,甘蔗种植面积1036亩;石咀镇新平村实施“代耕代种”模式,85.86亩撂荒地准备种上水稻。
近年来,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现状、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桂平市坚持以“田长制”为抓手,积极探索“田长+检察长”“田长+警长”“田长+户长+网格员”等耕地保护新模式,深入一线摸清底数,大力宣传耕地保护政策,采取“一地一策,分类处置,先易后难”的方式,因地制宜实行挂图作战。同时,加强部门联动与巡查执法,形成工作合力,引入市场机制,落实完善奖补政策,有效激励复耕复种,实现撂荒地的可持续耕种,全面推进流失耕地整改恢复工作。
2023年以来,该市累计治理恢复耕地28471亩,共设置各级田长、副田长966名及网格员900名。已完成撂荒耕地治理2.3万亩,其中复耕复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1.79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