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8.86米!2020年12月8日,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正式公布。这个数字,深深印在李国鹏的心里。
李国鹏是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队长、2020珠峰高程测量现场总指挥。“测量珠峰高程是人类超越自身、突破极限的表现,更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李国鹏说。
珠峰地区环境复杂、气候多变,每年只有5月是可以攀登的窗口期。1975年5月27日,我国首次将测量觇标竖立在珠峰峰顶,并精确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米。45年后的同一天,新一代测量队队员历经三次冲顶、两番下撤,终于成功登顶,将红色觇标再次立上世界之巅。
“在峰顶,测量队队员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架设好觇标、调整好方向,以便6个测量交会点能够接收到觇标上棱镜反射的测距激光信号,同时还要开展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精密重力测量、峰顶雪深雷达探测,获取峰顶气象数据。”李国鹏感慨,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时,包括雪深雷达、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等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15年后,我们使用国产设备圆满完成了任务。”
2020年5月28日晚,测量队队员们安全返回大本营。技术员经过检查确认数据完好,悬在李国鹏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次珠峰高程测量,在我国测绘史上创造了多个“首次”: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应用于珠峰峰顶大地高的计算,人类首次实现了实测珠峰峰顶重力值,全世界第一次在珠峰地区建立全球高程基准……
重力测量数据异常珍贵,对研究地壳和冰川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2005年时,我们把重力测量推进到海拔7790米,这次我们使用国产重力仪,一直推进到峰顶。”李国鹏说,重力仪需要保持平置垂直,这在珠峰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是个难题。“到海拔8300米时,测量队队员们为了保证重力仪稳定,怀抱着设备在帐篷里守了一夜没有休息。”
指着面前的一台雪深雷达,李国鹏如数家珍。在珠峰低温、低压、低氧环境下,为了让数据获取更加精确、可靠,测量队队员们对设备进行了改进和创新。“耐低温胶套里面是USB接口,除可以实时传输数据外,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拔下外置存储器带回数据。”
李国鹏说,这次取得的高质量测量数据表明,以北斗导航和GNSS接收系统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制造”经受住了极高海拔、极寒环境的检验,“在世界最高峰彰显了中国品质和中国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