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职称走的是哪个序列?”
广西首位“大国工匠”郑志明仍清晰记得,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询问。
这位供职于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高技能人才,在一线干了20多年。他详细向总书记汇报:“咱们国家出台了打破天花板的政策,我刚评上特级技师,还评上了高级工程师。党的政策让我们职高毕业的工人,也有了好出路。这是过去想都没有想到的。”
没想到的还有呢。两年后,他又打破了新的天花板。
“前不久,广西评出了第一批首席技师6人,我有幸成为其中之一。”12月6日,正在重庆出差的郑志明,在繁忙的日程间隙中,通过微信连线向记者欣然展示他那本封面火红的首席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是广西“新八级工”制度实施以来职业技能等级的最高级,待遇与教授、研究员等正高级职称并驾齐驱。
“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我们建设现代化,就要抓制造业,搞实体经济。一定要转变观念,大力培养产业工人。”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彰显爱才重才的深厚情怀。今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发布,持续引发热议。
好工匠,哪里造?
在广西,一系列人才政策落地推行,激发出产业工人队伍的蓬勃活力。无数个像郑志明一样的产业工人,在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中,心中怀有梦想、脚下充满力量。
成就更多“追光的人”
过去一个时期,我国对技能人才等级实行“五级工”评价体系,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最少需要17年。然而,许多能力突出的技术工人三四十岁就摸到了天花板。
“事业还在成长期,晋升空间却有限,叫人一眼望到头。”广西首批首席技师、来自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周忠长告诉记者,不少正值壮年的技师感受到“成长的烦恼”,宁愿转岗转干,脱离一线。
随着时代发展,生产方式持续变革,老的评价体系越来越“不合时宜”。
2022年,我国建立健全技能人才“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原有的“五级”技能等级基础上,往下补设学徒工,往上增设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延伸和发展为“新八级工”制度。
“这一制度的实施,如同为产业工人量身定制了一架更加完善的成长阶梯,让技能等级的链条更加完整、更加科学。”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同年,广西迅速开展特级技师评聘试点;2023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明确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具体举措,并启动首席技师评聘。
至此,“新八级工”制度在广西各企业落地。“徒弟们都向我道喜,个个感觉比我还兴奋。”周忠长感慨,虽然自己没有换岗挪“窝”,但他瞧见了大伙一心往高处走的盼头。
“如果说,评上特级技师是捅破天花板透出那束光,那评上首席技师,就是让更多追光的人看到广阔的天空。”对于此次评选,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严山抛出了一个具象化的比喻。
相较于过去的“五级工”,严山认为,“新八级工”绝非只是延长了成长时间线,而是更客观地反映出技能人才的等级水平,“这很符合我管理团队的新期待”。
眼下,上汽通用五菱掀起了技能考级、钻研业务的热潮。首席技师易泽武注意到,过去青工对培训和竞赛的积极性都不高,甚至于还要“强制摊派”,但现在拜师学艺蔚然成风,比学赶超的劲头很足。
在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丘柳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持续“走红”,赢得一众青年技工的青睐与追随。跻身首席技师的丘柳滨,“传帮带”愈发繁忙:“‘一个强’不是强,我要让‘一个强’变成‘普遍好、个个强’,努力培养出‘工匠集群’。”
与企业同成长共奋进
“新八级工”制度的落地生根,不仅为产业工人提供了成长新路径,也推动了企业更好地激励和使用技能人才。在相互交织、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彼此同成长共奋进。
“在具体实践中,技能价值激励导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周南屏,非常清楚这一历程。
一方面,广西企业向外看:向外地一些建立较为完善技能评价体系的企业讨教与学习,充分了解各职业技能等级对应的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等工资分配的具体细节。
另一方面,企业向内听:广泛征集员工的意见建议,依据生产实际、工人构成、经营情况等实际,制定相应的聘用待遇。
尤其对首席技师和特级技师,企业更是各展所长,积极探索与发展相匹配、与使用相结合、与待遇相对应的薪酬激励机制。有的设置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关键技术岗位、关键工序和紧缺急需的技术工人,有了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多种分配形式;(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有的则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享受岗位分红和股权配置……
真金白银的投入,势必增加成本。这笔“人才账”,划得来吗?
“对于技能人才和企业而言,都是双赢的。”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兼人力资源部总监李钦德非常笃定:因为重视技能人才,公司也得到热烈回应,有了更多“双向奔赴”。
近年来,该公司首席技师郑志明带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不仅自主研制完成工艺装备500多项,还通过传帮带培养了高级技工、高级技师、公司特聘专家等数十人。
今年9月,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后桥总成振动噪音检测设备”顺利投入使用,这是广西首台自主研发的大型专业复杂工艺设备。“以前类似的进口设备,几千万一台,现在国产了,造价降到几百万。”
无独有偶。随着更大更宽更高汽车产品的到来,原有的涂装生产线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究竟是推倒重建,还是升级改造?这道选择题,摆在了该公司首席技师王业嵩面前。
经过与团队的研判和分析,他最终决定“以旧改新”。改造升级、技术攻关、创新智造……12天通宵达旦的忙碌,涂装生产线的产品限制尺寸扩容至4.6米,成为柳州能通过大型汽车车体的唯一一条旧改新生产线。
“创新创造,是等级攀升的主旋律。”周南屏在调研中发现,无论评前还是聘后,试点企业都聚焦于创新创造,希望激发更多创新“因子”。
大批优秀产业工人踏上创新赛道,为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据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单单6名首席技师,两年来就已完成创新项目748项,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让工匠精神蔚然成风
成才有阶梯,奋斗有回报,创新有平台……“新八级工”制度,一路承载着广大产业工人对重塑职业荣光的期待。
“更为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形成正反馈效应,树立高度尊重与重视技能人才的鲜明导向,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近两年,郑志明受邀宣讲的次数明显增多,已在企业、园区、机关、学校、工地等地进行了超过200场的宣讲活动,足迹遍布神州大地。
他强烈感受到,随着“新八级工”制度的实施,各种制度保障、荣誉奖励、媒体宣传的力度加大,社会上对于工匠的认可度和关注度明显上升。
6月26日,在重庆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上,27岁的上汽通用五菱试制工程师李平武,身披国旗站上最高领奖台。这枚沉甸甸的金牌,实现了广西选手在国际技能大赛金牌榜上的历史性突破。
从应届大学毕业生到“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再到世界冠军,李平武在短短四年间完成“三级跳”。作为一名勇于转换跑道,主动从专业技术职称领域迈入技能人才评价新领域的青工,李平武对自己的最初抉择深感满意。
“它好比一座桥梁,连接着梦想与现实,让更多技工学生、企业青工认识到技能的价值与魅力。”在李平武的师父易泽武心中,这枚金牌重逾千钧。
“新八级工”制度,在为技能人才增光添彩的同时,也在逐步扭转长期以来“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今年夏天,广西乃至全国多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普遍出现招生报名热的现象。
端“技能碗”、吃“手艺饭”,这正是周忠长所乐见的:“火爆的背后,反映了社会对技能成才的不断认可,也展现了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体系规模最大的地区,广西已然具备加快培育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的良好基础。
好工匠,广西造!迸发无限生机的新时代,为大国工匠施展才华、书写“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构筑了宏大舞台。在全社会“阳光雨露”的滋养下,未来广西势必还会撬动更多技能人才发展“新支点”。
报纸版面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