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讯 去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环境影响评价要素保障,不断完善环境监管体系,持续释放改革效能,以高水平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市聚焦产业项目,着力完善服务机制。在港南区羽绒、园区基础设施等行业实施4个“打捆”环评审批,涉及项目数量15个。加强环评联动,降低环评编制成本,环评报告书和报告表送审、报批材料均精减至1项,审批时限分别提速91.6%和86.7%;去年全市审批非辐射类项目环评共292个,涉及总投资额约451.57亿元;受理审批事项1709件,按时办结率100%。紧盯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完成2017—2023年贵港市环评项目情况分析报告和轮胎、石灰、钢铁、船舶等行业环保准入调研报告;全市2023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新开工)共有22个,已有21个项目完成环评审批,审批率达95.45%;协调解决桂平新材料产业园推进过程中的土壤管控、锰渣处置、水源地搬迁等问题。加强环保专业指导,组织3次园区规划环评审查,把“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的相符性纳入规划环评的审查中,邀请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发展中心到我市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专业指导。
我市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将污染物排放量小、环境污染风险低、吸纳就业能力强等7类124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对清单内企业开展非现场监管执法 2007次,发现问题17个,开展现场执法93次,指导帮扶51次,相关做法在《广西日报》刊登;将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监督检查、医疗废物处置领域联合检查等8个事项列入部门联合抽查事项,开展联合双随机抽查27家次,有效减少对企业干扰;推行“柔性执法”,对违法情节轻微、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企业,依法从轻或免予处罚。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领域行政处罚案件数量、罚款金额同比分别下降了46.65%、30.26%,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点名表扬;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调处各种环境信访案件1274件,做到100%受理、100%办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