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 (王绍绍 方经纶)15日一早,居住在北京城区的市民王女士一觉醒来,发现室外能见度极低,漫天橘黄色,不禁惊呼:像是活在“自带滤镜”的电影里!对于这次极端天气的形成及影响,人民网强国论坛记者采访了气象领域的专家。
沙尘暴中的北京商务区(人民网王绍绍摄)
北方地区此次沙尘天气为近十年最强,预计17日消散
“从强度上来看,此次沙尘天气过程是北方地区近十年以来最强的一次,目前已经达到强沙尘暴天气级别。”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碧辉说,本次沙尘天气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西北及华北地区。相较于历史水平,北京出现如此高浓度PM10(指可吸入颗粒物)的情况也比较少见。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PM10浓度超过500微克/立方米属于“爆表”状态,就是严重污染级别。“爆表”以上就没有再分级了,当PM10达到8000多微克/立方米,可以说是极其严重,会直接影响能见度。
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3月15日上午,沙尘天气中心位于内蒙古中部到河北坝上地区,鄂尔多斯PM10浓度持续迫近10000微克/立方米,张家口坝上县市PM10浓度一度高达8000到11000微克/立方米,随后北京也出现了7000到9000微克/立方米以上的峰值,风沙影响范围西至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北部,东到东北黑吉辽西部。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15日早晨,中央气象台将沙尘暴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预计15日白天到夜间,12省市将出现明显的沙尘天气,部分地区有沙尘暴。这也是近10年我国遭遇强度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暴范围也是近10年最广。
北京市气象台预计,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5日白天有4、5级偏北风,阵风7、8级,沙尘暴天气将持续到15日下午,傍晚逐渐减弱,夜间风力减小,能见度转好。16日受偏南风影响,可能出现沙尘回流现象,PM10浓度短时升高。张碧辉表示,此轮沙尘天气预计在17日消散。
地表和动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沙尘来袭
春季冷暖交替,季节转换,易发生沙尘天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监测中心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显示,这次沙尘天气主要起源于蒙古国。张碧辉表示,在此次沙尘暴中,冷空气势力堆积,冷暖气团交锋,蒙古气旋和冷空气之间形成强大的气压梯度力,所以出现沙尘和大风天气,并且具有前后延续性。他说,此次沙尘天气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15日和16日,受偏北气流的影响,自北向南转移。
关于此次沙尘天气的成因,张碧辉认为有两方面因素。首先是下垫面因素。此前,我国西北地区及蒙古国气温明显升高5至8摄氏度,大部分地区近期降水稀少,地表条件利于沙尘天气的形成。其次是动力因素。受较强蒙古气旋的影响,从新疆北部、甘肃中西部至内蒙古大部,包括华北北部这些地区,都先后出现6到8级阵风天气,为此次沙尘天气发生提供了充分的热力和动力条件。
近些年来,得益于我国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工作的整体推进,沙尘天气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薄弱之处,张碧辉指出,例如这次,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发生如此大的沙尘暴,也说明目前我国整体的大气环境在极端或者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下,仍然有可能出现高影响的沙尘暴天气。
那么,该如何治理呢?张碧辉强调,一方面要持续推进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另外,气象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报,为公众做好预警和服务。
有网友认为,防护林开了口子,迎来了沙尘暴。对此,张碧辉表示,防护林主要是近地面的地表植被,对整个风场的影响范围非常有限,相对于较强天气过程来说,它对风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
沙尘天气影响大,做好个人防护是关键
资料显示,在沙尘天气下,污染物可通过眼、鼻、喉等黏膜组织及皮肤,直接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或过敏反应。沙尘颗粒还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患。
“沙尘暴天气的影响不容小视,除了降低空气能见度,也会危害人体健康。”张碧辉指出,低能见度会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在强沙尘暴天气来袭的时候,建议大家尽量避免室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健康防护措施。此外,沙尘天气经常伴随着大风,大家外出时也要注意高空坠物对人身安全的伤害。
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较为敏感。专家建议,遇沙尘天气时,敏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发作性喘憋及胸痛时均需尽快就医。因职业需要必须在室外活动的人群,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