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广西

学习时报专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做好脱贫攻坚战的广西答卷

时间:2021-03-02 08:40:49  来源:学习时报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亲历者说

       做好脱贫攻坚战的广西答卷——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

       问: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请您讲一讲,广西是怎样做好精准识别工作的?

       鹿心社: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特别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在精准扶贫上,精准识别是第一步。为落实好“精准”的要求,广西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之初就沉下心来,扎实精准识别,防止“大水漫灌”。

       首先是标准化。农户有的搞养殖,有的搞种植,每家规模都不一样,年收入难以统计,不好识别到底谁家是真贫。为此,自治区成立专门工作组,结合广西实际,设计出98项细化评分指标,收入项登记作为参考,统计各家各户的住房、家电、农机等现有实物,更直观、更好操作。

       有了标准之后,还要入户调查,把符合标准的家庭纳进来,一家都不能少。全区总计选派25万人进村入户,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核”识别法,自下而上,对贫困村所有农户、非贫困村在册贫困户及新申请贫困户进行全覆盖入户调查打分。通过入户识别的家庭,我们再进行一次大数据检索,进行数据排查比对,把不符合标准的家庭筛出去。最后,再把检索结果返回各地核查,大大提高了识别的精准度。

       通过这种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的精准识贫,全区共识别出63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打下了扎实基础。

       问:请您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广西是如何压实责任抓脱贫攻坚的?

       鹿心社:来广西工作前,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嘱托,务必要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我一直牢记在心,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到广西,我就请扶贫部门制作一本《广西深度贫困地区现状纪实》图册,将各个深度贫困县最困难的3-5个贫困村、每个村最困难的3-5个屯、每个屯最困难的3-5户基本情况和图片编入其中。每次下乡,我们“按图索骥”,随机选择图册中的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不论路程远近,都去看看。

       不深入基层就很难了解真实情况,就不知道最难的贫困户到底难到什么程度。人们常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贫困,然而有的贫困户家里根本就没有完整的墙面,几块木板靠着石头就搭成一个家。还有的贫困户家里7口人,6口人有残疾,让人心痛。只有访真贫,才能察实情,才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我们自治区四家班子领导同志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人手一本图册,时刻把这些最困难的群众放在心上,不帮他们脱贫,就感到如鲠在喉。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落实,落实的关键在市县。我们强调,每个市委书记都必须定期听取贫困县党委书记脱贫攻坚专题汇报,研究推进工作、解决问题,必须和计划摘帽县的主要领导一起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就问责。几年下来,我们所有贫困县都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

       市县是脱贫攻坚战的前线指挥部,乡镇、村屯则是一线战场。为了充实战斗力量,我们较早就推动实现了对贫困村精准帮扶的全覆盖,并采取“一户一册一卡”的措施督促帮扶干部定期走访贫困户,与贫困户共同研究脱贫措施,以此压实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政策。

       我们还十分注重压实行业部门责任,凝聚攻坚合力。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设11个专责小组,每个小组由牵头厅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每月就重点难点工作进行一次调度。各市县参照自治区设立专责小组,由相应行业部门负责。自治区和各地都把行业部门扶贫成效纳入考核,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

       问:广西如何统筹力量推动全区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鹿心社:“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核心指标和底线任务,也是实现脱贫摘帽的前提条件。

       2019年4月,我参加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这一番话让我记忆犹新。我们领会,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就像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一样,事关全局胜负。就广西的实际看,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就要全面排查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四个方面问题。2019年5月,我们正式在全区发起“四大战役”,制定作战方案、成立指挥机构、集中力量攻坚,目前已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

       摸清底数是基础。全区对“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之后,我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就学就医问题,规划建设一批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学校、乡镇卫生院、村级标准化卫生室,补充一批乡村医生、教师。对住危房的、饮水不安全的群众全部建立清单,逐户落实危房改造、饮水安全项目。

       我们还根据底数任务,制定作战任务清单。也就是将作战任务分解到各市县、落实到个人,建立“自治区、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的分片包干责任制。

       为抢工作进度,我们强化各类保障。比如专门开辟项目办理“绿色通道”,缩减审批环节,建立监测通报工作机制,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督导”,每月汇总各战役进度并公布排名,约谈排名靠后的县等等。

       事实上,当时“四大战役”资金缺口很大。自治区筹措了150多亿元,还缺80多亿元。于是,我们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统筹用好粤桂扶贫协作资金,要求各市、县克服一切困难,优先保障“四大战役”资金投入。

       经过一年的奋战,“四大战役”目标基本完成,“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在义务教育方面,建设提升一批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实现贫困学生有地方上学;调配教师,确保贫困地区有老师上课;狠抓“控辍保学”,让失学辍学的贫困学生重返校园。在基础医疗方面,改善提升一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每个县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每个乡镇有标准化卫生院、每个村有标准化卫生室,全面解决村医服务空白问题,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找医生。在住房安全方面,全部完成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目标任务,让老百姓住上了安全房、放心房。在饮水安全方面,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实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攻坚战,让大石山区基本上村村户户有了集体水柜或家庭水柜,蓄水、供水能力显著提升。

       问:广西是怎样抓好产业扶贫的?

       鹿心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产业,群众就没有增收项目,脱贫就缺乏载体,致富就缺少后劲。我们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一场硬仗,以工业化理念和全产业链思路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

       前端抓好技术支撑。一方面,精准确定方向。广西地貌特别复杂,有石山、土山、平地、江河湖海,到底发展什么产业,全区不能一刀切。但如果让各地群众自己随意发展,又缺少规划性、集约性、统筹性,产业“小散弱”问题难以解决。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决定将自治区的规划设计和基层、群众的自主选择结合起来,在全区遴选特色产业,形成指导目录,让各地结合实际从目录中选择确定主导产业,规定贫困户只有发展这些产业才能获得以奖代补、小额信贷等政策扶持。这样一来,每个县集中力量发展几个拳头产业,规模化就更加容易实现了。以都安为例,全县牧草资源丰富,有1万多个石山“弄场”,有养牛的传统。该县就把肉牛养殖作为全县重点产业之一,打破以前传统的散养模式,引进龙头企业,建设肉牛生态养殖基地,让农户实现养牛零成本入门、滚动式发展、可持续增收。另一方面,精准开展指导。我们选聘区内外首席科学家、知名专家,为扶贫产业发展“把脉问诊”;选派贫困村科技特派员、产业发展指导员进村入户,广泛开展产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田阳区巴某村把环境整治、特色种养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让村里美了,人气旺了,村民富了,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入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还有我之前调研过的大化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全县养殖规模达300万羽,打造出“七百弄鸡”品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一批贫困群众依靠特色养殖脱贫,再也不用在石头缝里“抠”粮食了。

       中间抓好生产组织。发展产业,龙头带动是关键。有了龙头带动,扶贫产业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发展就有了支撑。一方面,抓好经营主体扶持。在政策、资金上大力扶持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主体,引导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带领贫困户发展产业。目前,全区已经实现所有贫困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或产业示范基地(园)全覆盖。另一方面,抓好贫困群众扶持。通过发放产业奖补资金、扶贫小额信贷,帮助贫困群众跨过发展产业的资金门槛。目前,已经形成百色芒果、都安牛羊、富川脐橙、隆安火龙果、融安金桔、天峨珍珠李等一批优势特色扶贫产业。

       后端抓好市场营销。产品有出路,脱贫才有底气。加强农业品牌培育,积极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打好“特色牌”“绿色牌”“长寿牌”“富硒牌”,横县茉莉花和茉莉花茶、富川脐橙等7个品牌跻身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深入开展消费扶贫,扎实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九进”行动,也就是“进高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园区、进社区、进商超、进电商、进电视、进深加工”。举办粤桂消费扶贫协作活动和广西名特优农产品(广州)交易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果园子”“米袋子”。大力发展电商营销,稳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实现54个贫困县全覆盖。积极完善物流集散体系,建设农村物流服务站点、物流配送网点,打通物流进村最后一公里,一批三农“网红达人”和广西特色网红产品走出广西、行销全国。

       问:广西这些年是如何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

       鹿心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自己的辛勤劳动,就是内生动力,是实现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内在因素,是智和志的结合。脱贫攻坚以来,广西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持续引导、支持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个人的命运。

       帮扶方式由“送钱送物”向“送岗送工”转变。起初,不少干部看到群众生活困难,拿着几百上千块钱就往群众手里塞,或者直接拎着几袋米几桶油送给贫困户。这样虽然能解一时之急,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逐步调整思路对策,创新方式方法,大力推广“生产奖补”“以工代赈”“爱心公益超市积分”等机制,引导贫困群众告别“等靠要”,有效营造了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浓厚氛围。

       脱贫途径从“靠政府兜底”向“靠一技之长”转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进一步“扶智”,我们组织干部进村入户走访,动员贫困群众申报“雨露计划”,参加技能培训或者接受职业教育,支持大伙儿练就一技之长,自食其力。脱贫攻坚以来,仅“雨露计划”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就超过21亿元,扶持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和青壮年劳动力共计160多万人次接受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有关经验得到国务院扶贫办肯定。

       群众精神面貌从“消极低落”向“感恩奋进”转变。除了物质、机制和技术层面的支持,精神层面“志”的扶持不可或缺。例如,合山市2016年率先创新开展“扶志脱贫争先锋”系列活动,通过选树典型、励志宣讲、创先评优、志愿服务进行“志气扶贫”,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斗志;通过创新惠农举措、培育富民产业、增强服务保障、完善金融扶持进行“信心扶贫”,坚定贫困群众创业致富的脱贫信念;通过帮扶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进行“心灵扶贫”,解决实际困难、进行心理关怀。合山市打这么一套组合拳,全面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很快就完成了整县脱贫摘帽,实现了“富口袋”与“富脑袋”的有机统一,打造了精神扶贫的合山样板。

       2020年,我们在全区开展“脱贫感党恩 奋进新起点”主题活动,请历任第一书记、驻村队员、村干部和脱贫群众共聚一堂,回顾脱贫攻坚以来的奋斗历程,让广大群众增强感恩之情、坚定必胜信心,在脱贫新起点上努力奋进。

       脱贫攻坚以来,广西连续4年在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成效考核中获得“综合评价好”等次。2020年11月20日,广西最后8个贫困县摘帽。至此,我区现行标准下63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7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这个成果来之不易,凝聚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积聚了广西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汇聚了四面八方的倾情支援。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全区包括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文秀、蓝标河在内的176名同志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名字,我们永远铭记于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新时代新阶段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将继续保持昂扬斗志,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让广西各族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不懈奋斗。

       (采访组成员:王政壹 李苗苗 杨大志 黄 珊)

 
  编辑:陆彩娟    终审:韦博华 黄彬群 
推荐资讯
全国模范教师姚明森:以心育心 以爱育爱 以情育人
全国模范教师姚明森:
刘宁到贵港市港南区检查指导防洪抢险工作
刘宁到贵港市港南区检
携手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携手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