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南宁讯(记者 周映 通讯员 滕熹)6月29日,记者从全区易地搬迁万人以上特大型安置区后续扶持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区聚焦“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多措并举推进万人以上特大型安置区后续扶持工作,奋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加速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过上好日子。
据悉,“十三五”期间,我区建成集中安置点506个,搬迁16.39万户71.0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万人以上特大型安置点13个,搬迁人口20.58万人,占全区搬迁人口的29%。我区高度重视万人以上特大型安置区后续扶持工作,对万人以上安置区后续扶持进行了重点部署安排。2020年,我区组织对全区13个万人以上安置区逐个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着力促进安置点公共服务、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社区管理、社会融入等各项工作持续推进;2022年底,我区研究出台《广西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聚焦易地搬迁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当地脱贫群众的平均水平,针对性研究制定31条措施,为推动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区生态移民部门贯彻落实方案,精准施策,努力将万人以上安置区打造成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的“新名片”。
千方百计提高就业创业质量。围绕“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想方设法吸引更多优质的企业落地安置区,扩大就地就业容量,提高岗位的“含金量”。同时,强化外出务工组织协调和对接能力,逐步提高外出就业的组织化、精准化、品牌化。发挥粤桂协作帮扶机制作用,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精细化程度。调整优化公益岗位政策,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为搬迁群众提供就地就业岗位需求。
因地制宜在搬迁地发展产业。积极探索在安置区进行产业扶持,产业类型向二、三产业延伸。充分结合安置区周边资源禀赋,发展优势产业,建设一批产业园区,重点完善安置区优势产业的生产、储存、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项目,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有条件的安置区积极探索发展景观农业、观光体验、文化休闲、健康养生等新型业态,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搬迁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共同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增强搬迁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扎实抓好安置区社区治理工作。持续加强党建引领,选优配强各类组织带头人,引导各类组织有序参与安置社区社会治理。进一步加强“九个中心”建设,完善安置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性文体设施和“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推动健全易地搬迁安置区乡村治理体系,大力推动8000人以上安置点设立街道工作的进度,切实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不断推进搬迁群众融入社会。持续提升以住房、教育、医疗、社会等为重点的保障水平,解决搬迁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持续加强搬迁群众感恩教育。健全完善关爱机制,鼓励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在易地搬迁安置区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